GPT-5.1 和 ChatGPT 群聊,OpenAI 这次到底改了啥?
# GPT-5.1 和 ChatGPT 群聊,OpenAI 这次到底改了啥?
GPT-5.1 到底更新了什么?一句话先说在前面:
这次 OpenAI 没再拿一堆跑分图出来吓人,而是老老实实承认——用户要的不是“分数更高的 AI”,而是“说话更顺眼、更好用的 AI”。
我们从用户那里清楚听到,优秀的 AI 不仅要聪明,还要让人跟它聊天很愉快。
如果想体验 5.1版本推荐代充系统官网直充,即时到帐,自助卡密充值 地址如下:
# GPT-5.1 的核心变化:不再只强调“多聪明”,而是“好不好聊”
这次 GPT-5.1 的重点主要有两部分:
- 模型线升级成 GPT-5.1 Instant、GPT-5.1 Thinking,两条线各自往前推。
- 更重视对话体验:风格预设、自定义语气、多轮不“失忆”、更接近自然聊天。
AI 不只是需要 IQ 强,也需要 EQ 过得去,过去 GPT-5 上线后很多人吐槽它说话太“工具化”,这次 5.1 很明显是把“让人聊天舒服”提升到了更高优先级。

# Instant、Thinking、Auto:三个模型到底干什么
# GPT-5.1 Instant:日常用得最多的主力模型
几个变化:
- 指令遵循更准确,不会总是答非所问。
- 新增自适应推理:简单问题秒回,复杂问题会“先想一下”再答。
- 在数学、编程等专业评测上明显提升。
适合用在大多数日常场景:写文案、解释概念、简单代码、普通对话等。
# GPT-5.1 Thinking:更认真、偏推理的版本
改动包括:
- 更合理地分配思考时间:难题上多想点,简单问题不啰嗦。
- 回答更浅显易懂,尽量减少黑话和模糊概念。
- 默认语气更“人一些”,不再像冷冰冰的论文审稿人。
适合复杂推理、系统性分析、方案讨论等场景。
# GPT-5.1 Auto:自动帮你选模型的“懒人入口”
Auto 的作用:
- 判断你问题的难度,自动在 Instant 和 Thinking 之间切换。
- 不需要你自己选,大部分用户日常都跟 Auto 打交道。
这让 ChatGPT 更像一个统一入口,而不是让用户纠结模型名称。
# 风格预设和个性化:第一次可以认真给它挑“脾气”
这次更新了更多对话风格,包括:
- 默认
- 专业(Professional)
- 坦诚(Candid)
- 古灵精怪(Quirky)
- 高效(Efficient)
- 技术宅、吐槽向(测试期曾提供,也保留下来)
除此之外,还加入一些细颗粒度的可调选项(实验中):
- 回答长度
- 热情程度
- 是否更易浏览(标题、列表等)
- emoji 使用频率
更有意思的是,如果你反复强调某种语气,ChatGPT 会主动问你,要不要把这种偏好保存为长期设置。
这次不只是提供几种人格,而是真正让你“调一个自己舒服的 AI”。
# 自定义指令和对话记忆更稳定了
旧版 ChatGPT 很容易“忘记设置”:
- 让它不要用某个词,它用着用着又会出现
- 让它口语一点,多轮后又变回官方腔
- 自定义指令在长对话里经常掉线
GPT-5.1 这一块做了实质优化:
- 多轮对话中更稳定地执行你的风格偏好
- 不容易“失忆”
- 自定义个性会持续生效
这个是日常使用里非常明显的体验提升。
# 安全方面:第一次单独提“心理健康”和“情感依赖”
GPT-5.1 的安全系统卡里新增两个维度:
- 心理健康(Mental Health)
- 情感依赖(Emotional Reliance)
重点评估:
- 面对孤独、躁狂、妄想等风险表达时,它怎么回应
- 是否会无意鼓励用户过度依赖 ChatGPT 本身
- 是否会在敏感心理状态下给危险建议
比较少见的一点是,OpenAI 公开承认:
- 5.1 Thinking 在某些骚扰和仇恨相关测试上比前代略有回退
- 5.1 Instant 在情感依赖某些评估里也有轻微回退
这部分他们没有粉饰,而是比较坦诚地写在文档里。
# 推送节奏和“后悔药”:不是一刀切
推送顺序如下:
- Plus / Pro / Go / Business:从 11 月 12 日开始陆续切到 GPT-5.1
- 免费用户:在付费用户之后逐步推送
- 企业版 / 教育版:有 7 天的“早鸟期”,默认不开
- API 开发者:本周开放 GPT-5.1 Instant 和 Thinking
为了避免上次用户集体喊“我要回 4o”,这次给了缓冲期:
付费用户未来三个月内仍可手动切回旧版 GPT-5。
# 群聊功能:目前只在四个地区试点
ChatGPT 群聊目前仅在:
- 日本
- 韩国
- 新西兰
- 中国台湾
四个地区试点,Free、Go、Plus、Pro 用户都能用。
功能逻辑很简单:
- 建一个群,邀请 1~20 个真人加入
- ChatGPT 也在群里,能一起讨论、总结、提供建议
- 支持发图片、文件、语音、生成图片等
- 默认用 GPT-5.1 Auto,根据聊天内容判断是否插话
- 你可以像 @ 人那样点名它发言
典型场景包括:
- 旅行路线一起规划
- 朋友一起选餐厅、挑家具
- 小组作业、方案讨论,ChatGPT 帮整理总结
隐私方面也做了明确限制:
- 群聊和个人记忆是隔离的
- 只能通过邀请加入
- 可以随时退群
- 有未成年人时会自动收紧回答
虽然还没全球开放,但方向很清晰:
把 ChatGPT 当成一个“群成员”,而不是只能一对一聊天的工具。
# 最后如果你不想记那么多,只记下面几条就够了
- 现在背后默认是 GPT-5.1 系列,你可能已经在用它了。
- Auto 会自动帮你选用 Instant 还是 Thinking。
- 风格预设 + 个性化设置,是这次最大可感的提升。
- 自定义指令更稳定,不容易“忘设定”。
- 心理健康与情感依赖变成重点安全指标。
- 群聊目前只在少数地区试点,但方向已经很明确。
这次 GPT-5.1 的整体路线,就是能力和体验一起往前推,而不是只强调“更强”。对多数日常使用者来说,会感觉更自然、更稳定,也更接近一个真正能长时间相处的智能助手。
- 02
- 虚拟卡凉了,但野卡活了:WildAI 的复活,是自救还是重生?10-29
- 03
- Sora 2 正式上线!最新注册教程 + 邀请码获取方法全解析10-08